中國科普網訊(記者胡利娟)3月3日是第八個“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今年我國的主題是“推動綠色發展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旨在站在對人類文明負責的高度,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探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路,促進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協調統一,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共建萬物和諧的美麗家園。
今天,記者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近年來,我國通過不斷完善野生動植物保護法律體系和管理制度,進一步強化野生動植物保護國際合作,大力實施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和拯救繁育,以及野生植物就地遷地保護和回歸自然等,有效保護了90%的植被類型和陸地生態系統、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大熊貓、朱鹮、藏羚羊、蘇鐵、珙桐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實現恢復性增長。
同時,我國建有近200個各級各類植物園,收集保存了2萬多個物種,占我國植物區系的2/3?;就瓿闪颂K鐵、棕櫚和原產我國的重點蘭科、木蘭科植物等珍稀野生植物的種質資源收集保存。另外,對德保蘇鐵、華蓋木、百山祖冷杉、天臺鵝耳櫪等近百種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實施了搶救性保護,使部分瀕危物種種群數量逐步恢復。
我國是全球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野生動物種類十分豐富,僅脊椎動物就達7300種,其中大熊貓、華南虎、金絲猴、朱鹮等許多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為我國特有。截至目前,我國已有上百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建立了穩定的人工繁育種群,特別是大熊貓野生種群增至1864只,朱鹮野外種群和人工繁育種群總數超過5000只,亞洲象野外種群增至300余頭,藏羚羊野外種群恢復到30萬只以上。在此基礎上,我國進一步加大保護力度,新調整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新增517種(類)野生動物,共列入野生動物980種和8類。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234種和1類。
今年是我國加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40周年。40年來,我國始終高度重視野生動植物保護和履約工作,積極開展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全面履行公約義務。目前,我國與18個國家和11個國際保護組織建立了合作關系,嚴格禁止象牙進口和關閉國內象牙市場,進一步做好虎和犀牛禁貿工作,嚴格禁止濫食野生動物,堅決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為全球做出了表率。
國家林草局相關負責人稱,下一步,我國將研究編制“十四五”野生動植物保護規劃,明確保護和建設的目標方向、重點領域和主要任務,并制定海南長臂猿、穿山甲等重點物種專項保護方案。加快推進《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調整和陸生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評估認定等工作。
據介紹,2013年12月20日,第六十八屆聯合國大會決定將每年的3月3日設立為“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今年的全球主題是“森林與生計:維護人類與地球”,呼吁關注野生動植物,尤其是森林的保護和當地居民的生計。
下一篇: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在京開幕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自網絡,與科技網無關??萍季W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