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時報記者 胡利娟
12月21日,由中國科協科普部、全國婦聯宣傳部指導,中國科協農村專業技術服務中心主辦的“匯聚巾幗之智,共話親子教育——‘智愛媽媽·她力量’總結交流活動”在北京舉行。
活動現場。主辦方供圖
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北京市科協副主席、中石化煉化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石化工程建設有限公司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孫麗麗分享了她和石油石化的“緣分”。
“我們在建設四川普光氣田時,平掉了八座山、改道了一條河、經歷了5·12汶川大地震和特大冰凍等多種自然災害,但仍用兩年時間就將項目建成投產。投產后,總硫回收率大于99.9%,產品天然氣優于一類氣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孫麗麗介紹說,“我還參加了北京冬奧會開幕式,看到主火炬點燃的一刻,我淚目了。它證明了新能源、綠色能源同樣可以點亮世界,而這其中有我們石化工程師的一份貢獻。”
在談到如何提升女性科學素質的問題時,孫麗麗院士強調,女性在追求科學的道路上永遠要把學習放在第一位,要把知識面拓寬,讓自己變得強大,有能力去解決任何時刻遇到的任何科學問題。
“當‘蛟龍號’下潛到350米時,外邊全黑了,這時第一個發光生物像流星一樣從我的觀察窗前劃過,后來又出現了非常多的發光生物,就像夜空中的星星般一眨一眨的。”中國第一位兼具大洋深潛和極地科考兩項經歷的女科學家,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員、全國三八紅旗手唐立梅,分享了她搭乘“蛟龍號”載人深潛器潛入大洋深處的故事。
作為巾幗科普志愿者,北京市懷柔區第六幼兒園教師、懷柔區科普工作者協會會員解佳欣,講述了自己作為一名母親、一名學前教師,利用業余時間從事科普志愿工作,傳播科學思想,分享科學精神的經驗和感受。
“大家快看,這黃色的筆‘隱身’了;而當我調轉方向,黃色的筆又出現了,但是綠色的筆卻‘隱身’了。”活動中,北京交通大學物理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陳征作為2023年“智愛媽媽”親子教育科普典型案例——什剎海文化展示中心《中軸線科普驛站》的專家代表,現場展示了“隱身術”,以及其背后所蘊藏的科學原理。
河南省焦作市婦聯黨組書記、主席商玉文用視頻連線的形式,分享積極開展“智愛媽媽”巾幗科技志愿服務活動的故事。
作為此次總結交流活動的“重頭戲”,會上,2023年“智愛媽媽”親子教育科普百篇典型案例及“智愛媽媽”科普資源正式發布。并為北京地區部分典型案例代表頒發了榮譽證書。
2023年“智愛媽媽”親子教育科普百篇典型案例及“智愛媽媽”科普資源發布。主辦方供圖
此次活動在中國科協農村專業技術服務中心指導下,于2023年8月啟動案例征集工作,面向全國有關單位、個人廣泛征集“智愛媽媽”親子教育科普活動案例。最終,從提交的近200篇案例和“智愛媽媽”特色活動中選出更具典型性的百篇優秀案例,覆蓋全國2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
中國科協農村專業技術服務中心副主任鄭明杰表示,為探索新時代女性科學素質提升的工作模式,發揮科協組織一體兩翼優勢,今年中國科協農村專業技術服務中心圍繞親子教育主題開展了“智愛媽媽”相關活動。包括依托中國心理學會開展了“智愛媽媽”優質科普資源生產與匯集;連通各級婦聯在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動員巾幗志愿者開展相關活動,進一步推動巾幗科技志愿服務進鄉村、進社區。
據了解,2017年起,在中國科協科普部指導下,中國科協農村專業技術服務中心開始承擔“智愛媽媽行動”相關工作。6年多來,共支持50余個項目開展萬余場活動,累計受益人次超1億。2023年,中國科協農村專業技術服務中心聯合北京科技報社、中國心理學會、中國兒童中心等多家單位,共同發起“智愛媽媽”親子教育科普活動,旨在通過科技志愿服務等形式,普及科學實用的親子教育理念,讓科技強國建設中的“她力量”更加閃耀。后續,活動還將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智愛媽媽行動”,以及北京科技報社媒體平臺發布《2023年“智愛媽媽”親子教育科普典型案例匯編》及《“智愛媽媽”最美巾幗科技志愿者事跡匯編》。
上一篇:春節何以獲列聯合國假日?
下一篇:返回列表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自網絡,與科技網無關。科技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