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有水的地方,總有浮萍細小碧綠的身影浮沉。一瓢老水,遇到合適的溫度,浮萍便快速繁衍,蔓延成新綠,浩浩蕩蕩,好生熱鬧。
人們喜歡用“萍水相逢”來比喻素不相識的人偶然聚在了一起。在浮萍看來,萍與水的相逢,是一種美妙的相遇。水,滋養了浮萍的生命;水,也因了浮萍,煥發出勃勃生機。
養魚高手,大都善用浮萍點綴魚缸。浮萍不僅進行光合作用,釋放氧氣,供養水里的魚兒,還可凈化水質,是魚兒的綠色食品,更可美化魚缸。青萍、清水、游魚,一幅多么雅致的動態畫卷。
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趙海研究員發現,浮萍擁有與水葫蘆相當的氮、磷吸收能力。他說,用6天時間,通過浮萍的凈化,氮、磷含量超標的農村生活污水,可以達到一級A類的排放標準。
植物學上,浮萍泛指浮萍科的所有植物,共有4屬,約30種。除北極區外,廣布全球。我國有蕪萍屬、浮萍屬和紫萍屬3屬6種。
浮萍,因為小,聚散不定,在文學作品的意象里,大多充當失意、無依無靠和哀怨的角色。
杜甫說自己“抱疾漂萍老”,文天祥仰天長嘆:“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李景福感慨:“三春看又盡,身世一飄萍”……讀來,一聲嘆息,愁腸百結。
也有輕松的筆調: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讀這首詩如看視頻。小朋友撐了小船,偷偷采了白蓮回家,他不知道藏匿自己的蹤跡,小船兒蕩開浮萍,在水面上,留下一條長長的線。小朋友真實,活潑,毫不掩飾。
一直喜歡李清照,她的筆下也有浮萍。“湖上風來波浩渺。秋已暮、紅稀香少。水光山色與人親,說不盡、無窮好。蓮子已成荷葉老。青露洗、萍花汀草。眠沙鷗鷺不回頭,似也恨、人歸早。”本是蕭瑟深秋,但詩人沒有悲秋,相反說水光山色與人親。殘荷與飽滿的蓮蓬,都讓詩人歡愉,更何況還有萍花汀草,露水洗過般清爽。
重點是這“萍花汀草”,李清照竟然知道浮萍會開花。浮萍的確不像其他細小植物那樣僅僅依靠細胞分裂增殖,它們也開花結果,可用種子繁衍。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只不過,開在蕪萍葉狀體上的花,小得只能用放大鏡才能看見。蕪萍的花,雌雄同株,生于葉狀體表面,無佛焰苞。大多時候,蕪萍會啟用出芽繁殖,且能力驚人,生長最盛時,1平方米的水面上,有100萬個蕪萍,如一片綠色的細沙。
蕪萍,又名“微萍”“無根萍”,似漂浮在水面上的玉米粉,是自然界最小的有花植物。扁平的葉狀體1個或母子2代連在一起,直徑只有0.5—1.5毫米。兩株盛開的蕪萍,正好放入一個五號打印字母“0”中。
浮萍葉狀體的身子能夠從環境中吸收水分和無機鹽,所以根系退化,乃至無根。只是,無根的浮萍只有一種,是蕪萍屬植物。浮萍屬植物有一條須根,紫萍屬植物有多條須根,長成一束,像根小辮子。即便是有根,這些根也扎不進水下的泥土,浮萍便終日漂浮。水流到哪里,它便在哪里安家,隨波逐流。像極了飄零的人生和不可捉摸的命運。
一旦萍水相逢,無論對水還是對人,都大有裨益。浮萍可凈化水質,浮萍本身,又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食物。以最小的蕪萍來說,它體內40%是蛋白質,40%是淀粉,還含有許多氨基酸、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如鈣、鎂、鋅以及維生素B12等,可以直接加工成人類的食品。
萍水相逢,多是美好的存在。
下一篇:返回列表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自網絡,與科技網無關。科技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