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探月回來了》,王瓊、付中梁著,王曉旭繪,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
▲《大江大河全景手繪百科》,王宸文、臾知手繪組圖,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
近日,“2023首都科普好書”書目發布活動在北京市昌平區天通苑文化藝術中心舉辦。《大國重器》《巨目觀天——中國天眼的故事》《生命的靈動:中國生物多樣性影像20年》等30部圖書入圍。
132家出版社436部作品角逐
“2023首都科普好書”活動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以下簡稱北京市科協)主辦,共收到132家機構的436部作品,較去年增加參評作品108部。北京市科協邀請20余位來自科學研究、科普傳媒、出版發行領域的權威專家,對參審圖書進行資格審查和評閱工作,最終精選了30部入圍“2023首都科普好書”書單。
北京市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孟凡興表示,市科協自2020年起發起“首都科普好書”推介活動,經過初步探索階段和品牌打造階段,2023年該活動進入平臺打造階段,未來將會逐步建立常態化、體系化、規范化的運營機制,形成科普創作的優質資源匯聚平臺、首都地區科普閱讀的傳播推廣平臺,以及集合優秀創作、出版、傳播的人才交流平臺。
北京廣播電視臺黨組成員、副總編輯李秀磊發布了“2023首都科普三十書”閱讀分享活動計劃。李秀磊表示,未來將召集“30位科普作者與閱讀推廣人”,并通過廣播電視體系、新媒體自媒體平臺廣泛傳播30本科普好書書目。活動將按照“強國之路”“科技之路”“博物之路”“創意之路”4種分類,建設30個科普閱讀空間,使其成為提高首都科普氛圍的一個個小型基地。
入圍圖書具有四大特點
此次入圍“2023首都科普好書”的圖書頗具特點。在入圍的書單中,我們可見汪品先院士著作的《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著名婦產科大夫譚先杰的《話說生命之宮》,國家動物博物館負責人的張勁碩《蹄兔非兔象鼩非鼩》等。中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協會副理事長蘇青表示,專家學者已成為國內原創科普圖書的主體。
此外,本屆“2023首都科普好書”充滿正能量。比如,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出版的《錢三強往來書信集注》,收錄了近300封與錢三強有關的信件。絕大多數信件為首次出版,不僅極具史料研究價值,還是弘揚科學家精神的上佳教材。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星耀中國》叢書,介紹了“風云氣象衛星”“嫦娥探月衛星”“量子科學衛星”等國之重器,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
蘇青介紹,少兒科普圖書形式創新多樣也是今年“2023首都科普好書”書單的一大特色。據悉,中國宇航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空間站立體書》隨書配置了中國空間站3D模型,供少兒讀者動手拼裝,體驗親手建造空間站的成就感,出版形式可謂創新獨特。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大江大河全景手繪百科》叢書采用了藝術與百科融合方式,長卷式手繪全景大圖完整呈現長江、黃河、大運河3條江河的全貌。
值得一提的是,30種“好書”中有8種是引進版科普圖書,可謂精挑細選。蘇青表示,海峽書局出版的《人類知道的太多了:熱門宇宙問題答案清單》,解答的都是中外讀者最為好奇、十分難懂、不易回答的熱門問題,回答這么高深的科學問題,全書卻沒有使用一個物理、數學公式和符號,實為難得。
“2023首都科普好書”榜
1.《錢三強往來書信集注》
2.《了不起的中國科技》叢書
3.《話說生命之宮》
4.《呱呱旅行社》
5.《巨目觀天——中國天眼的故事》
6.《解碼者:珍妮弗·杜德納,基因編輯的歷史與未來》
7.《超級大腦在想啥?漫畫醫學大突破》
8.《大江大河全景手繪百科》
9.《世界上不可思議的果實種子圖鑒》
10.《莎士比亞的科學:一位劇作家和他的時代》
11.《計算的腳步》
12.《講給孩子的科學大師課》叢書
13.《大國重器》
14.《那些動物教我的事:一位自然觀察者的博物學札記》
15.《如何造一座山:只需簡單9步和1億年!》
16.《深時之美:從宇宙星塵到人類文明,跨越45億年的地球故事》
17.《含淚遠去的海島——碳中和的故事》
18.《生命的靈動:中國生物多樣性影像20年》
19.《看文明:200個細節里的中國史》
20.《中國空間站立體書》
21.《人類知道的太多了:熱門宇宙問題答案清單》
22.《國之重器叢書·星耀中國系列》
23.《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科普版)
24.《蹄兔非兔象鼩非鼩》(國家動物博物館科普著譯書系)
25.《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26.《謝耳朵漫畫·動物大爆炸》
27.《大腳革命與新桃源》
28.《稻花香里話豐年:一粒米的時空旅程》
29.《天空的旅程——陪你一起看星星》
30.《抓住十二只喜鵲的尾巴》
下一篇:返回列表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自網絡,與科技網無關。科技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