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二区三区在线,久久久久高清毛片一级,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不卡,中文不卡av

歡迎訪問科技網!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科技動態

震后如何應對低溫寒潮

發布時間:2023-12-30 06:11:42 來源:科普時報 字號: [ 大 ] [ 中 ] [ 小 ]

科普時報記者 陳 杰

12月18日23時59分,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襲擊了甘肅臨夏州積石山縣及其周邊地區,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大量房屋毀壞,部分水、電、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受損。

震后,積石山縣及周邊地區的氣溫持續走低,給救災和日常保障帶來了不小的壓力。為什么這次地震造成如此大的災害?當地震發生時遇到低溫寒潮天氣該如何應對?就此,科普時報記者采訪了相關專家。


低溫寒潮加劇災害程度


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此次甘肅臨夏州積石山縣(北緯35.70度,東經102.79度)發生的地震震級為6.2,震源深度10公里。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研究員、中國地震學會科普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黃輔瓊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地震按照震源深度進行分類,深度小于70公里的地震為淺源地震,深度為70-300公里的地震為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公里的叫做深源地震。打個通俗點的比喻,以照明燈泡的瓦數來代表地震的震級,亮度代表地震造成的破壞程度,在同一間屋子里把燈泡掛在不同的高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照明度。同理,地震發生在不同的深度,就產生不同的破壞程度。“此次地震震源10公里,是造成災害嚴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數據統計結果表明,我國的天然地震深度主要在10-20公里范圍內,所以地震造成的災害相對來說就比較嚴重。

由于積石山位于青藏高原東北緣,地球動力學條件復雜,地形地貌復雜多變,因此地震發生時容易產生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災害。

除此之外,天氣條件的影響也至關重要。12月18日積石山地震發生時,大范圍地區正在經歷著低溫氣象災害。甘肅蘭州中心氣象臺的監測顯示,地震發生后積石山縣持續低溫,最高氣溫在0℃左右,最低氣溫普遍在零下10℃至零下14℃,全天體感都十分寒冷。

“在低溫條件下,人們的地震避險決策也會受到影響,地震應急救援也變得更加艱難。所以,低溫氣象災害的疊加也是造成此次地震災害嚴重的一個重要原因。”黃輔瓊說。


警惕低溫引發的震后次生災害


“低溫寒潮氣候條件下,不論是震區人員還是救援人員,都需要注意防寒保暖。搭建帳篷時注意避開地質災害隱患點,選擇地勢相對平坦、干燥向陽的地方搭建,帳篷內盡可能鋪設防水布。”黃輔瓊表示,如果在震區處于被困狀態,應就近利用衣服、被子等具有保暖效果的物品護體等待救援;被救出震區后,應及時穿好御寒衣物轉移至安置區;參與一線救援人員,除了做好防寒保暖措施,還需攜帶照明設備、應急食品等,注意自身安全。

甘肅蘭州中心氣象臺首席預報員狄瀟泓接受媒體采訪時提醒,震區低溫持續長,體感寒冷,對人體生理機能、健康狀況有較大影響,需做好救災、避災和被困人員的防寒保暖工作,警惕人體“失溫”現象。

醫護界相關專家告訴記者,學會簡單有效的保暖方法,可有效對抗“失溫”現象。比如,休息時不要直接躺在冰冷的地面上;可將報紙揉搓后墊在外套里面形成一個微小的空氣層,有效減少熱量流失;若感到腰腹部或其他部位受涼,可將報紙裹在腰腹部,然后用保鮮膜或塑料袋將其固定;可以將雙腳放進裝有揉搓后報紙的塑料袋內保暖,也可以用水果包裝網套裹住腳趾再穿襪子保暖雙腳;戶外探險常用的聚酯薄膜毯具有很強的保溫效果,披在身上能有效防止熱量散失。

目前,積石山地震抗震救災工作已取得階段性成效,人員搜救工作基本結束,工作重心正有序轉向傷員救治、受災群眾安置和震區廢墟清理。“后續,還應該重點關注地震次生災害問題,尤其是要防止因低溫寒潮天氣而造成的各種次生災害發生。”黃輔瓊強調。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自網絡,與科技網無關。科技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丰县| 洪洞县| 庆城县| 甘德县| 鹿邑县| 信阳市| 长兴县| 公安县| 玛纳斯县| 定边县| 平定县| 措勤县| 巨鹿县| 绿春县| 延边| 许昌市| 通辽市| 新丰县| 塘沽区| 和龙市| 慈溪市| 江永县| 遂宁市| 宜良县| 伊宁市| 双桥区| 梅州市| 丹阳市| 巴林右旗| 湄潭县| 介休市| 尼木县| 寻甸| 莒南县| 四会市| 庆城县| 曲周县| 莎车县| 普定县| 蛟河市| 斗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