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據南方都市報“N視頻”報道,走訪發現對于部分不戴口罩進入廣州地鐵的乘客,工作人員會提醒其戴好口罩。但仍有部分乘客乘坐地鐵時沒有戴口罩。較多市民認為地鐵空間人多密閉,目前仍需自覺戴好口罩,做好個人防護。
地鐵工作人員稱:在地鐵內倡導大家戴好口罩,但不作強制要求。[1]
微博截圖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2月28日宣布,從3月1日起解除香港所有場所的“口罩令”,在室內、戶外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均不用戴口罩。此前,澳門特區政府宣布2月27日取消戶外口罩令。
健康時報圖 曹子豪攝
多位專家表示:
戴口罩要求可以調整了
張文宏:佩戴口罩可成為非強制性措施
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3月25日在廣州受邀出席2023亞洲青年領袖論壇時表示:“人類已經全面建立起對新冠疫情的免疫屏障,我們離走出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時間節點應該為時不遠。”
張文宏認為,疫情發展到現階段,佩戴口罩已經可以成為非強制性的措施。“世衛組織也已經釋放了終結新冠作為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信號。”[2]
林炳亮:口罩的佩戴要求可以調整和優化
“‘口罩令’是新型冠狀病毒處在‘乙類甲管’時期的要求,經過2022年12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高發期,我國人群的免疫力屏障已較為牢固,半年內二次感染的可能性較低,從這方面而言,口罩的佩戴要求的確可以調整和優化。”2月28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感染科副主任、主任醫師林炳亮在接受健康時報采訪時指出。[3]
王偉炳:多數地區已符合摘口罩條件
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教研室主任王偉炳教授在接受健康時報采訪時也表示,“目前新冠回歸到乙類乙管,我國新冠疫情處于低水平流行階段,現在多數地區確實已符合‘摘口罩’條件。”[3]
世衛組織預測:
新冠今年將終結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狀態
經歷了三年新冠疫情,世界衛生組織本月預測,新冠今年將終結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狀態。
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3月17日表示:“與大流行期間的任何時候相比,世界現在的處境肯定要好得多。我有信心,今年我們將可以結束新冠作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不過譚德塞強調,目前我們還沒有到那一步。根據世衛組織的數據,截至3月6日的一周,全球仍報告了5000多例新冠死亡。[2]
不強制,
但倡導這三類人群繼續佩戴口罩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感染科副主任林炳亮和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教研室主任王偉炳兩位專家同時強調,鑒于目前處在春季傳染性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時期,如甲流等,口罩的佩戴仍然是非常有效的自我保護措施,建議這三類人群仍佩戴口罩:
1. 未感染新冠的老人
2. 幼兒
3. 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雖然新型冠狀病毒的免疫屏障已基本建立,但每個人免疫力存在一定差異性,短期內還是需要提高警惕,防止類似傳染性呼吸道疾病的感染。”林炳亮教授表示。
王偉炳建議,內地可以參考香港的操作,即放寬口罩佩戴的規定,但在老人院、醫院等機構,仍要求繼續配戴,尤其是在一些醫療可及性較差的地區,建議根據當地具體情況具體評估,保持靈活性,及時根據疫情防控形勢的發展,動態調整“口罩令”。
林炳亮也指出,個人可以根據自身健康情況、所在地區傳染性呼吸道疾病流行情況等選擇是否佩戴口罩,尤其在密閉空間內,從個人衛生角度而言,換季時期自覺佩戴口罩是為己為人,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負責人[3]。
本文綜合自:
[1]2023-03-29N視頻微博《廣州地鐵不強制要求佩戴口罩》
[2]2023-03-28第一財經《張文宏稱戴口罩可以成為非強制性措施》
[3]2023-03-01健康時報《澳門香港相繼取消“口罩令”,專家:當前可以調整和優化》(健康時報劉穎琪)
來源:健康時報
上一篇:漫說:“浙里”科學家 ——錢學森:若負時代,何來韶華
下一篇:返回列表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自網絡,與科技網無關。科技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