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四月天,春暖花開,但“四月飛雪”的煩惱也來了。
日前,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和北京市氣象局發布了今年首個“楊柳飛絮預報”——從4月4日開始,第一波高峰在4月9號到4月15號,第二波高峰在4月下旬到五月上旬,第三波高峰在五月中,每天10點到16點最嚴重。
這飛絮到底是從哪來的?除了易引發過敏人群不適,還有哪些潛在隱患?
友情提示:看完文章出現呼吸困難、鼻頭癢癢、想打噴嚏等,都是正常的閱讀體驗。
01
飄的是什么絮?
在華北地區作亂的多是楊柳絮,也就是楊樹和柳樹的種子。一般來說,先飛楊絮,再飛柳絮。常見的楊樹多為加拿大楊、白毛楊等,楊絮平時現身時間在四月中旬,屬于急脾氣,愛扎堆,喜歡凝聚在一起。柳絮多為是垂柳、旱柳產生,相比楊絮要更纖細一些。柳絮四處飛,比較自由,算是慢性子,現身時間多在四月下旬五月初左右。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這些樹木速生、耐干旱、抗逆性強,在北方地區廣泛種植,短時間內就可以帶來大片的綠蔭。可惜,人們一開始并未想到,楊柳飛絮會給帶來如此大的影響。
對于南方的朋友,主要應付的是梧桐絮。再過一兩個月,木棉絮恐怕也要登場了。
“梧桐絮”,實際主要是二球懸鈴木的果毛絮。一到春夏之交便飄得漫天都是。
木棉和棉花一樣,種子上也附有棉團。到了夏季,授粉成功、沒有脫落的木棉花開始結果,成熟之后干燥開裂,通常裂成五瓣兒,露出里面的棉團。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對于容易過敏的人來說,木棉絮也很煩人;但好在它們通常沒有楊柳絮那么可怕。一是南方的夏天空氣濕度大,木棉絮飛舞起來笨重些;二是木棉的枝條橫展幅度大,一般種植密度很低,沒有那種“棉多勢眾”的環境,對鼻炎患者稍微友好一點。
02
煩人的可不止過敏
雖然絮絮們本身沒有毒,但對于容易過敏的人,這些飄絮更有可能造成皮膚過敏,嚴重時還會刺激產生哮喘、慢性支氣管炎等呼吸系統疾病。同時因為其輕盈,隨處飄飛,沾上花粉、灰塵、病菌,就容易成為過敏原和病原攜帶物。所以,當它們翩翩飛來時,大家一定要保護好自己呀!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謹記四字箴言:
①躲:一般上午10時至下午16時是飛絮高發時段,易過敏人群盡量避開此時間段;
②捂:外出時做好防護;
③防:切忌采取點燃的方式進行楊柳絮清理;
④清:回家前,要把身上的楊絮殘留物消除干凈
若飛絮不慎入眼,不要用手揉搓,可用清水沖洗。
除此之外,飄絮也是很大的安全隱患。如果它們飛到汽車水箱、電腦及各種機械儀器中,會影響其正常運行;飛到路上會影響行人和司機的視線,造成交通安全隱患。
動圖來源:新浪微博:@中國消防
更可怕的是,飛絮是易燃物,如果大量堆積又不慎接觸煙頭等火源,極易引發火患。每年楊柳絮“自我放飛”之時,前方都會響起高能預警!!!
戳圖,點擊查收這份安全提示↓↓
圖片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也許有人會問:既然有這么多麻煩,為什么還要種植呢?
楊樹和柳樹易于繁殖成活且生長速度快、養護成本較低等先天優勢,是綠化的主力樹種。除了我們能夠看見的春意美景,以觀賞價值取勝外,“固碳滯塵”也是楊柳樹的一大法寶。
據統計,一株成年楊樹,一年可以吸收二氧化碳172公斤,釋放氧氣125公斤,滯塵16公斤。一株成年柳樹,一年可以吸收二氧化碳281公斤,釋放氧氣204公斤,滯塵36公斤。可以說,楊柳樹是增加城市綠量、改善生態環境的大功臣。
春季飛絮飄,你做好防護準備了嗎?
綜合來源:人民日報、中國氣象報社等
上一篇:世界首例!困擾多年的氫負離子超導體問題就這么被中國科學家解決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自網絡,與科技網無關。科技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